京东、顺丰同时宣布无人机快递时代到来
205亿!刘强东放大招了
无人机在国内喊得最响亮的莫过于京东。7月20日,在联想2017 TechWorld 大会上,刘强东阐述了未来无人机的布局:将在四川建立185个无人机机场,建成后将实现24小时内送达中国的任何城市。
不仅四川,京东还将在陕西建设100个无人机机场。在这之前,京东已经建成全球首个无人机调度中心,为无人机常态化做保障。更甚者,刘强东还与西安航天基地合作,投资205亿建设全球智能物流。
205亿!这是京东成立20年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可见刘强东的决心之大!
在会上,刘强东还表示,人工智能将催生第四次零售革命,京东12年内将实现销售增加10倍。同时,人工智能也将使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未来京东的员工将稳定在8万人。
什么意思呢?目前京东员工12万,也就是说,未来京东或将裁员4万人!而这4万人,毫无疑问就是最容易被无人机替代的快递员。
顺丰:三段式空运网,基本不需要快递员
跟高调的京东不同,低调的顺丰从2012年就开始研究无人机,已在无人机领域获得了151项专利。
上个月,顺丰成功拿到了无人机送货的合法“牌照”,这对无人机送货常态化和得到社会认可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顺丰已经推出多款无人机,比如四轴多旋翼机型、倾转旋翼机型等,以覆盖不同的送货场景,这些无人机的最大有效载重在5-25公斤之间,最大载重飞行距离在15-100公里之间。
7月12日,一段大型无人机在水上起飞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经顺丰方面确认,这是公司正在进行科研飞行的水陆两栖无人机。
对于无人机的报道,我们已经看得多了,但这次亮相的水陆两用大型无人机,放眼国际领域都很少见!
未来,顺丰希望通过“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即便是地形复杂或偏远地区也不例外。而这意味着,顺丰的物流在未来基本都不需要快递员,而顺丰目前共有35万员工,快递员数量只会比京东多而不会少!
机器人来了,300分拣员工变成20人
位于广东东莞的京东华南区麻涌分拣中心有一个1200平米的平台,上面有300个分拣机器人正在忙碌着。据介绍,麻涌分拣机器人,单小时的处理能力能够达到一万两千件。
这里的机器人分拣线共有两层。上层的小机器人根据地面二维码指示,准确将货物投入相应货口。
下层每个货口系有麻袋,对应不同的站点。一旦货物装满,便会有指示灯亮起,提示分拣员需要将麻袋扎口,并推送到传送带前往装车区域。
在整个分拣区域,原有的300名分拣员工如今变成了只有不超过20人,与传统分拣线相比,显得十分冷清。但全天的效率、作业质量都有显著提升。
因为这些小机器人不需要两班倒。如果没电了,它们会自己去找充电桩补充能量。使用机器人后,不光工作环节从6个减少到3个,而且因为减少了搬运的次数,对货物也更有安全保障。
无人机送货是大势所趋
未来,随着电商的普及,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按照马云的说法,一天10亿件包裹,不会超过8年,估计在6、7年就能实现。
以平均每个快递员每天派100单来计算,至少需要1000万快递员,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人工方式去搬运、派送是不现实的。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人口红利结束后,电商爆炸式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现象将会愈加明显。
联想到前几日日本物流公司雅玛多陷入劳动力短缺、服务跟不上的危机,其解决办法就是涨运费,结果一些区域快递配送受不了,拒绝和雅玛多合作。如果雅玛多不能解决此次危机,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倒闭也是有可能的。
为了不重蹈雅玛多的悲剧,中国的物流公司必须找到解决办法,而这个办法就是用机器人来缓解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刘强东在接受CNBC采访时曾说,无人机送货相比汽车等交通工具+人员配送,物流费用将下降至少70%!
这是科技的突破,时代的进步,而唯一感到苦涩的就是快递员了。
王健林要卖万达广场
?真相是这样的
7月25日一早,有关“王健林卖掉万达广场,朱孟依接盘”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大笔卖出了文旅、酒店资产后,“首富”王健林又要出售万达的核心资产——万达广场?真相是什么?就要从万达广场悄然易主说起。
两个万达广场主体变更
工商信息显示,盐城万达广场、南昌西湖万达广场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在今年发生变更。据公开信息,4月17日,万达商业将盐城万达广场的全部股权卖给了中信信托;7月5日,南昌西湖万达广场易主,接盘方是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西湖万达广场总投资30亿元,盐城万达广场总投资达60亿元,这两家万达广场已经在今年年中开业运营,正式进入收租阶段。
针对目前“变卖万达广场”的消息,万达回应称:
今天有媒体报道,所谓万达变卖南昌西湖万达广场纯粹是误读,这是万达广场轻资产战略的一部分,南昌西湖万达广场就是第一批轻资产项目。
万达轻资产战略到底指什么?
万达广场轻资产战略早在2015年4月份王健林在深交所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万达到了要靠品牌赚钱的时候。所谓轻资产模式就是用别人的钱投资万达广场,而由万达输出品牌管理。
现在已经开业的205个万达广场中有31个是轻资产项目,由可以看出,重资产模式的万达广场占据万达广场项目总量八成以上。
万达集团透露:
2017年上半年新开业项目14个,轻资产万达广场9个,上半年新发展万达广场26个,万达广场全部为轻资产项目。以后万达广场新发展项目多为轻资产项目。
王健林曾表示,万达集团未来的战略是全力发展创新型、轻资产业务,并将大幅减债,计划三年左右清偿集团层面金融机构债务。
对万达广场大幅减资
除了售出2家万达广场,万达商业今年还对部分万达广场有限公司进行大幅度减资。2017年5月9日 — 6月29日,全国19家万达商业项目公司——各地的万达广场投资公司集中进行了减资,注册资本金由原先最高24亿元,最低9000万元,统一减至5000万元。
具体名单如下:
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些分散于各地的万达广场,基本都已经处于开业运营状态。
中国企业家杂志提到,由于这些万达广场已经运转起来,账面上的资金可能已经完全可以覆盖运营成本,甚至有不少盈余,那么通过减资,股东可以将减掉的注册资本金拿回总部使用。
对于万达广场大幅减资的原因,新浪乐居援引分析称,可能是被有关行政机关勒令减少注册资本。今年6月份,媒体曾披露中国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排查万达的授信和债务融资风险。
联系到万达近期遭遇的一连串事件,对项目公司进行减资,或许也能缓解万达的资金压力。
王健林缺钱了吗?
今年以来,万达多次抛售资产,就在上周,万达抛售了文旅、酒店资产,融创、富力接盘,创造了中国房地产史上最大规模交易纪录。一系列的举动引发了人们的疑虑,万达现在很缺钱吗?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分析,万达商业地产公司目前在国内有350亿元公司债、520亿元中票未到期。从到期时间分布来看,2019年到期120亿元,2020年到期380亿元,2021年到期370亿元。
姜超认为,目前来看,万达集团层面基本面尚可,资金面较紧但短期内债券到期压力不大。但考虑到万达未来仍有较大资金支出压力,若债券融资因受负面消息冲击渠道不畅,或融资成本提高,可能对公司的资金面带来不利影响。
7月19日,王健林首次对外交底万达商业负债情况称:
万达商业的贷款加债券约2000亿元,账面现金1000亿元,与融创、富力交易后,万达再收680亿元现金,账面现金达到1700亿元,现金流将大幅改善,万达将清偿大部分债务。
来源:TOP电商(ID:itopec)、经济日报、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等
本文仅代表开云平台观点。
本文系开云体育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